楼主
【原创】中国语文教学闲话
看到网友关于语文学习困惑的帖子,我也有同感。如果把世界各国学习语言文字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作一个比较,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一生中花在学习文字表达上的时间无疑是最长的。一位大学本科毕业的学生往往不能写出一篇比较顺畅的文章,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也就是说,一个人花了16年的时间专门学习自己的母语,未必能够获得有比较令人满意的文字表达能力。这一方面与汉语及汉字的特征有关,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我们的语文教育是一种应试教育,而不是能力和素质教育。
这16年时间我们干什么去了呢?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记得,新学期一开始,回学校缴费注册后拿到新学期的语文课本,回到家里,我们都会迫不及待地把崭新的语文书从头到尾读一遍。是什么东西使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这样相似的行为和体验呢?是兴趣,新课文的故事、情节、人物和故事的情感氛围使得孩子们在拿到课本的第一时间就发生了兴趣。兴趣、动机、内驱力都是人的心理因素,当你能够在这些要素之间建立联系的时候,你就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而我们的语文教学从机制上就扼杀了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从小学到高中语文课从来就是一种精神负担。语文老师首先按照统一教案的规定写出一段所谓“中心思想”,然后把一篇文章拆成若干部分,叫作分段,还要总结一个段落大意。接着开始讲句子结构,讲主谓宾定状补,讲修辞、文采、风格,老师花费大量的时间津津乐道,学生却被这些抽象的概念弄得昏昏欲睡。老师们也不是笨蛋,很多人知道这并不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但是又不得不为之,一切都是为了考试。学习语文的根本目的应当是为了培育和提升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当教学忽略这一目标的时候,语文教学的效果就会远离我们的初衷。所以我们不难发现,一位高中毕业生要完成一篇命题作文依然是一件令其痛苦的事情。在美国,我认为一个小学四五年级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大约可以达到我们的高中一二年级的水平。一个中国学生接受十六年的母语教学之后,在记忆系统中储存的信息更多的是未经理解消化的抽象概念,缺少基础的词汇和语流积累。学生面临一道作文命题,从大脑首先抽取出的信息是语法和修辞概念,这些被强化的信息先于人们想要表达的内容出现在经验层面,内容(语流)因为这些抽象概念的检验作用而被阻截,于是学生常常苦于思路堵塞而无法表达。我们不妨用一个比喻来说明这种现象,学生可能可以把游戏规则背下来,但是不懂得玩游戏,如同只懂得看球,却不会踢足球一样。一个人出生之后,父母并没有首先授予孩子语法和修辞,但是孩子在阅读父母语言的实践过程中,慢慢地积累了词汇和规则,这就是任何一种语言学习的自然规律。当然,强调语文学习的基础并不意味着语法学习是多余的,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学好语法将会帮助你把语文水平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上。
我们经常可以读到一些英文的美文,从那里我们应当受到一些启发,那就是大量阅读美文,一定会在阅读积累中形成语流的沉淀,这些基础的沉淀最终会逐步内化成为你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我们来读一读下面这首诗(选段):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
海鸭也在呻吟着,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
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或许你未必能够精准地概括它的语法和修辞特点,但是你可以完整地明白诗句的含义,以及蕴藏其中的丰富情感。我们还是怀着儿童般的兴趣去阅读吧,这才是我们最终的需要。